“回归经典”铭记本真 “面向未来”学会创新
3月31日,“北京师范大学温江区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与实施策略主题高级研修班”迎来学习活动的第四天。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校长培训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经典教育研究者与倡导者沈立,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项贤明,分别作了《走在回乡的路上——中国经典教育的回归》和《试解钱学森之问——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专题讲座。两位专家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案例,分别围绕“经典回归”和“创新人才培养”两大主题,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详细论述和深刻剖析,其幽默风趣、见解独到的教学风格,受到了全体学员的热烈欢迎。
上午8:30,沈立教授从现在部分中国人表现出的“盲目崇洋媚外”的追风现象说起,并透过此类现象推理出背后折射的本质——中国“传统经典教育”正在消逝。作为一名教育人,他表示十分痛心,并发出肺腑之声,“流浪异地他乡,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忘记了回家的路……”。他从学者的角度诫勉大家要正视中国的不尽人意,传统的东西不能全盘否定,要认清真相,树立信心,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紧紧围绕“善、字、经、艺、耕、师”这六个字,从“善良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的追求谈起,文字是中国人文化的遗传密码,经典是具有永恒价值的书籍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回归传统经典”的重要性。并提出“经艺并重、耕读并重”的教育思想,其精辟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让大家接受了洗礼。
下午2:00,项贤明教授从“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入手,由人的生理构造,动物心理学与人的教育学对比,从工业革命以来“中日”、“中美”创新能力对比的系列数据,深刻阐述了“我们是如何丢失‘创造力’的?”。从跨越国界的观察与追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阶段的比较,将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得出了中国教育“开放性、宽容性”欠缺的症结所在。从“教育不是一部分人改造另一部分人”、“所有知识都是充满创造性的”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教育”要给学生让出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作为教师,我们要坚守职业良心,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创新的个体,只要我们能不断激发他的创新意识,那么孩子的创新能力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做人做事跟穿衣服一样,一见如故最好!”,“课堂45分钟,能激发孩子对问题探究的学习兴趣就已经了不起了!”……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员们意识到自身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还有待转变!并表示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将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坚守好,在广泛涉猎国外教育先进经验基础上,不断更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为推进温江区教育区域“国际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