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

学习简报(二)

走进东实课堂
2014年10月21日星期二
      早晨,伴着初升的太阳,我们走进了东实的校园,开始了我们在东实的第二天学习,今天一天的安排是随堂听课。拿着东实为我们准备的随堂听课安排表,我们各自选择了自己想听的课堂。
     上午,我选择了502班钟海娟老师的数学课《解决问题》、308班王丽云老师的数学课《吨的认识》和206班陈晓妮老师的语文课《坐井观天》,分别感受了小学高、中、低段的课堂教学。说实话,听了这三节课后,我心里的想法是:如果我的孩子能在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班级里读书,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那样,我的孩子对学习肯定会充满了兴趣。这三节课中,第一节课班级的学生人数是34人,而听课的老师多达22个,可是孩子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老师有效的课堂组织下,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个个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的发言。
     第二节课是对吨的认识,老师先提了一个问题:“你知道世界上什么最重吗?它有多重呢?”孩子们有的说“大象”,有的说“鲨鱼”,有的能准确的说出是“蓝鲸”,老师在次基础上展示出蓝鲸的图片,以及告知蓝鲸的体重有150吨,从而引入本节课内容“吨的认识”,再让孩子们来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用“吨”来作单位的物体。此时,有一个孩子说:“中华鲟的体重有1663吨”,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她说“你错了,请坐”,而是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说:“我在二年级的时候的一本书上看到的”,老师说:“中华鲟有多重我倒是真不知道,但是如果你这个数据是正确的,那么世界上最重的岂不是就不是蓝鲸了。”这样,孩子自己也发现她可能真的记错了,但是老师没有批评她,却是说:“你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我想有了老师这句评价,即使这个孩子这次答错了,下次她也一定会有勇气举起她的小手去回答老师的其他问题。接下来,王老师给出了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并检查了预习作业——让每个孩子前一天回家准备自己的体重,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体重“25千克”“27千克”“24千克”,然后老师让同方的孩子互相背一下对方,感受一下二十几千克是多重,在次基础上老师再和孩子们一起推导出1000千克有40个25千克,并告诉孩子们全班同学加起来大概就是一吨,孩子们都发出了“哦····”的感叹。一个小小的活动“互相背同桌”让这节数学课充满了乐趣,我才知道数学课也可以上得这么有趣,我想老师能想到这样一个学生活动,课后一定花了不少心思去思考这节课。看来,没有上不好课的老师,只是想不想上好课是关键吧!

      第三节课是二年级的语文课,看到“坐井观天”这个课题名,我就决定听这节课,因为这段时间我正好在教我的孩子学习成语,因此,想去看看专业的语文老师是怎样教会孩子们成语的。走进206班的教室,陈老师优美的声音吸引了我,陈老师扎实的板画功夫更令我赞叹,而一节课下来,陈老师对课文的推敲、知识的过手更是征服了我。在学生互扮角色朗读课文后,老师想让学生迅速安静下来,并不是常规的用拍手或者大声说“停”,而是老师背诵了“春眠不觉晓”这一句诗,孩子们马上跟着背出“处处闻啼鸟”,同时迅速的坐端正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用了“表扬···”、“你观察真仔细”、“谁还想读?”、“我喜欢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我看见谁的眼睛里有光”等等,从这些可以看出老师在组织课堂上是下了一定功夫的,是适合二年级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年龄特点的。
     三节课下来,我发现一个老师们的共同点,她们在上课的时候并不是一开始就说“同学们,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多少页”,而是借助PPT和自己精心准备的作业单,把本节课所要教给孩子们的知识全部呈现后,才会让孩子们翻开教材。这不是脱离教材,而是教师用心的专研了教材,分解了教材,在吃透了教材后把教材内容提炼、打磨后,再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我想,这样的教师,这样的教学,想不出成绩都难吧!
下午,我听了一节科学课和一节体育课。体育课是在操场上的,主要的内容是坐位体前屈,一开始老师是带领同学们做准备活动。也许我们一听到“准备活动”就会想到“围着操场跑几圈”“振臂运动”“腹背运动”“揉揉脚踝”之类的,而东实的体育课准备活动是教研组通过精心的研究,把准备活动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的。比如蔡老师的准备活动是让学生躺着蹬自行车、跟着哨音节奏分步做高抬腿,而旁边另一位体育老师却是用棍子操来作为了准备活动,让学生两个一组面对面站立,把棍子直立在地上,松手的同时跑去抓住对方的棍子,既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瞬间提速的能力。整堂体育课下来,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是很有趣,而我们感受到的是学生是在游戏中完成了体育课,既锻炼了身体,也愉悦了身心。而且,在体育课中,老师并不是单纯的锻炼孩子们的身体,也会兼顾到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倾听理解老师的要求、思维的灵敏性训练,这些都是在为孩子全面发展打基础。
借用东实老师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日记——把简单的事情做细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余学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