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创新管理到科学培训
日前,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从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深化教师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全员培训质量等方面,就2020年“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出了具体办法(可参见本报2月20日的相关详细报道)。
这是以市政府名义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规范化要求。这也表明我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逐渐从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各种管理要求,发展到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制定《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能够有力地促进我市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实现教育家型校长办学、专家型教师育人的目标。
近年来,成都教育为了实现了从“学有所教”向“学有良教”的转变,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成都实际展开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
强化制度管理
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近年来,成都教育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定期完成暑期师德集中学习和师德测评活动,并将测评结果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者实行一票否决。
新近出台的《意见》强调师德建设要用正向引导和制度约束相结合。提出要“引导广大教师着力养成‘爱生如子、爱岗敬业、廉洁奉献’的职业操守”、“着力营造新型师生关系”。同时,强调要“自觉遵守《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教育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全过程,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创新教师管理机制
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为了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化发展,我市已建立“县管校用”和“圈层融合”的两大教师管理机制,以及实施“免费师范生计划”、“农村特设教师岗位计划”和“常青树—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计划”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有效促进了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我市自2012年在全市全面推行“县管校用”机制后,截至2013年,全市已有20957名教师纳入“县管校用”范畴。去年,市教育局出台《关于教师退出教学岗位的实施办法》,在全国首次提出采用“合同退出机制”四种渠道退出教学岗位。据了解,2007年以来,全市有约200名教师进入退出程序,其中有11人待岗、有15人转岗、有164人依法解聘(辞聘)。
“圈层融合”机制是我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干部教师跨区域交流,使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城乡共享优秀教师资源,并选派优秀校长跨区域学校进行领办和委托管理。据了解,2010—2013年,我市城区优秀学校干部和农村学校后备干部区域间互派334人,跨圈层的教师交流1162人,1.7万名城区骨干教师和农村学校教师师徒结对。
这次出台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深化“县管校用”的用人体制改革。坚持义务教育教师“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完善教师退出教学岗位实施办法,健全教师退出机制。其中,《意见》明确规定成都未来将全面实施教师定期注册制度。2014年,我市将成为四川省第一批试点城市,对教师资格证进行5年一审。教师资格证打破终身制也将成为完善教师进出口的一项有力措施。
《意见》还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市域统筹”的教师交流机制。通过教育圈层融合发展,以城乡交流为核心,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跨区域干部、教师交流工作,以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成都教育加大投入,科学编制培训规划和计划,建立起包括培训项目、人数、经费标准在内的保障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不仅面向全员而且面向不同学段、不同成长期的教师制定专业提升的方案。
2012年,启动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鼓励和支持教师攻读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目前,组织全市3648名教师报名参加学历提升工程。
2013年,又出台《成都市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项规划(2013—2020年)》,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的教师队伍,将教师国际化专业成长培养作为提高我市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2013年,我市还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成都市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印发《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工作的通知》,规范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园长1748人。
2013年制定《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班主任应具备的六大专业素养和七项专业能力,同时完善了班主任群体组织管理、班主任准入、班主任考核、班主任教研、班主任培训培养等五项机制。同年,市教育局还印制《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工作实用手册》,以专业标准来规范校长队伍建设。
今年,市教育局又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通知》,通过学历达标、配足配齐英语教师、英语教研员、每年不低于60学时的英语专业培训等项目,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这次出台的《意见》旨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力地促进我市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实现教育家型校长办学、专家型教师育人的目标。《意见》不仅强调教师培养培训相关政策或措施,而且明确规定制定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为各个成长期的校长、教师发展提供基准;强化教师培养培训,实行每五年一周期且不少于360个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着力加强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加大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深化开展教师国际化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