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研究》研究报告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中英语课题组
   
   2002年10月,我校高中英语组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对策研究”的子课题----“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研究”----的研究,在总课题组的严周密计划、组织、指导下,课题组按照教育科学研究的规范、要求,努力做到理论领先、深入探索、积极研究。研究进行三年,现将课题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社会发展变革更为巨大的时代,人们之间的距离有史以来从未如此接近,人们之间的交流也从未如此频繁。那么,世界各国不同种族人民之间就需要一座座语言的桥梁进行沟通。经过人类社会的自然筛选,英语在语言界的地位相当于世界语。掌握了英语基本上就可以在世界各地通行无阻。中国也要和国际接轨,那么英语教学日益受到国家和全民的重视就不足为怪了。在教育中重视英语教学也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要基本环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相当的距离。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这种不和谐越来越突出了。时代的要求给英语教育者们传递一种信息,就是现行的英语教学需要改进,教学理念应该更新。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Internet应用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对于开发人类智力的重大作用和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巨大潜能渐渐为人们所认识。我国的网络教育近年来异军突起,显示了它独特的魅力,也给传统教育理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应用网络技术,教学可以挖掘受教育对象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如果把网络融入课堂英语教学中,将会使英语教学效果大大地改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新的一代要学会求知(learn how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 how to do ); 学会合作(learn how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 how to be)。全世界的一个共识就是:一个个体在新世纪中发展的水平越来越取决于迅速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以及终身可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许多西方国家和地区已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学,实现了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在语言运用中习得语言,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已成为世界的一个趋势。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1)将“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英语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当今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多数教师走进教室后,往往是在枯燥单调的环境中,生硬地传授语法和词汇知识,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即使有些教师使用了ppt课件,这也只是全班学生观看教师一个人用鼠标戳戳点点,课堂角色丝毫没有改变,教师仍然主宰一切,学生仍然被动坐等教师灌输,唯一改变的只是灌输手段高科技化了(计算机),这无异于是“穿电脑新鞋,走教师中心满堂灌的老路”,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同班学生学习程度各不相同,教师统一传授,已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此,要真正实现角色的改变,必须另辟溪径。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英语教学,可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它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和利用率,而且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平等地通过“协商”进行学习。
   为此,我们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研究”课题,试图探讨怎样利用网络,优化教学过程,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分层次教学,达到“新课标”要求,大面积提高高中学生英语素质和成绩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团体合作和互评能力,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研究目标和理论基础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在理论层面,试图通过文献理论研究及对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的总结提炼,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科学有效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在实践层面,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的学习方式,进而获得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利用网络,优化教学过程,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分层次教学,达到“新课标”要求,大面积提高高中学生英语素质和成绩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建立高中英语教学网站
   制作棠湖中学高中英语教学网站,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网页中的互联网的相关链接,可拓展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该网站包括教师、学生和交流三大版块。
   2.构建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和听力对话课训练教学设计。
   3.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运用能力
   (1)知识方面:通过教学,在不增加课时和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学生词汇量在毕业时达或部分超过新课标的要求。
   (2)运用能力方面:
   阅读部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达到或超过新课标所要求的高中学生课外阅读量36万字以上。能阅读一般的英文报刊杂志,获取主要信息,在阅读一般英文原著,抓住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同时能根据情景及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能读懂各种商品的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的资料;能使用多种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解决较复杂的语言疑难;能让学生有广泛地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听力部分:通过让学生访问各种网站,使学生的听力全面提高,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较清晰地听懂国内外一般的英语新闻及天气预报,能抓住较长发言的内容要点,理解讲话人的观点及目的,能从言谈中判断对方的态度、喜恶、立场,能在听的过程中克服一般性的口音干扰,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演讲、讨论、辩论和报告。
   口语部分:利用网络软件或访问网站等,使学生能直接与外国人进行交谈。培养学生从不敢说到开口说,大胆说,多数学生在高三毕业时能就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如:环保、人口、和平与发展等用英语交谈,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能把握交谈时分寸,会用客套语,会提出问题,会结束谈话,能经过准备就一些专题作5-10分钟演讲并回答有关提问。能在交际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交际中产生的误会加以澄清或解释;能作一般性的口头翻译,能用英语接受面试。
   写作部分:通过网络教学,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多数学生能用英文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公务信函,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感情,能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能在写作中恰当处理引用的资料及他人的原话;能填写各种表格、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用语基本正确、恰当;能作非专业性的笔头翻译,能在高考的书面表达中得到高分。
   (二)理论基础
   1.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中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重视信息技术对于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积极作用。同时,新课程提出了要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理念,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强调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和独特化,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这些理念将是我们开展研究的重要依据。
   2.建构主义课程观。建构主义是由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倡导的一种关于知识获取的理论。作为对传统认识论的一场革命性的挑战,建构主义以多重视点对传统的认识论进行了反思,它强调知识的获取是人与环境交互的产物,并且认为新的知识的获取是基于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建构的产物。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是发现与接受的统一,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性的,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克服知识的惰性,增强知识的弹性,促进知识的迁移。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每个学习者不应消极地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为此,我们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与反思性、探究性、情景性、社会性、以及问题定向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内在驱动的学习。
   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强调用情景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现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它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撑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基于案例的学习,拓展性的学习与基于项目的学习并以此方式参与课程的设计与编制,它还努力为学习进行探索和建构知识提供大量认知工具,以拓展学习时空,增强学习能力,它还充分利用超媒体与超文本以方便各种类型信息的嵌入、利用、更新,从而提供跨学科、跨时空的真实链接。该课程观批判了一般思维技能训练与丰富的内容背景的分离,主张在知识内容与对一般策略的需要都很丰富的情景中启动思维的教学。另一方面,它对传统的基于内容的课程的两个弊端——重事实与原理知识问题的传授和置于每章后面的应用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将产生式概念引入课程的设计,以帮助学生通过条件——行为的形式获取知识,从而利用知识作为解决重要问题的工具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理解新的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复杂性思维的能力。这些能力正是知识经济时代进行知识创新所必须的。
   在更新知识观、学习观的基础上建构主义的课程设计应该基于内容的真实性和复杂性。它包括:(1)方法的导引性与支撑性。(2)学习环境的内容的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3)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支持反思和自我调控的功能(4)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共创互动合作、支持双赢的学习文化。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网络教学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促进了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从强调以教为主的设计转变为强调教学并重的设计,或者是以学为主的设计。
   (2)从面向教学结果的设计转变为面向教学过程的设计。
   (3)从强调教学资源的设计转变为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
   (4)从体现静态的设计转变为体现动态的设计。
   (5)从面向学生集体、统一步调教学的设计转变为面向学生个体化、体现学生个性化的设计。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课堂环境的教学设计。为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体现网络教学的特点,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教学(学习)关系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学习(教学)活动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3)学习(教学)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以任务来驱动;
   (4)学习(教学)过程是协商合作、共同建构的过程;
   (5)学习(教学)成果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
   教学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学习)目标的分析、教学(学习)策略的确定、学习评价的设计等。为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图式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对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提出网络教学设计的内容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2)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3)学习情境的创设;
   (4)学习活动的组织;
   (5)学习评价的设计。
   四、研究内容、方法、对象及研究过程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要构建一个棠湖中学高中英语教学网站,并围绕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高中英语阅读和听力对话课教学设计,同时探索如何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团体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
建立高中英语教学网站
   棠湖中学高中英语教学网站分为三大版块。教师版块内有新教材(人教版)高一、高二的教案,课件,教师撰写和发表的各类教学论文以及教师参加培训的各种资料。学生版块内有高一、高二的各课同步练习、学法指导、音乐欣赏和听力训练等。交流版块为教师信箱和论坛。此网站可方便学生在课后点阅上课内容,并及时检测自己所掌握知识的程度。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学生也可通过电子信箱及教师信箱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1)阅读教学网络设计
   我们依照图式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指导下,在充分体现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原则基础上,我们进行阅读网络教学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实验班的被试在期末统考中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生率等方面都要超过对照班。实验班的学生在网络阅读中,可以通过教师网页中链接的www.Chinadaily.com 《中国日报》,www.21stcentury.com 《二十一世纪报》,www.USAtoday.com 《今日中国》,www.times.com 《时代周刊》等网站,读到许多图文并茂,原汁原味的时尚阅读材料,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词汇量,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整个阅读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来完成。
(2)听力对话训练课网络设计
   基于Krashen(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语言输入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它应当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只有当学习者接触的语言材料是“可理解的”,才能对第二语言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如图)我们进行了
   
             “强”                                     通过学习所得
                                                         的语言知识
 语言输入    情感过滤    语言习得机制    语言能力的习得          语言输出
   
             “弱”              
   
听力(语言输入)对话(语言输出)课网络设计。该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访问老师制作网页中的相关听力口语网站,以“导入、上网听力练习、组内对话、网上口语练习、信息反馈”等几个基本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水平。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全方位地调动学习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主和分层次学习的教学方式,并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建立互助共勉,团体合作的精神。
3. 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运用能力
   (1)知识方面: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掌握或部分超过新课标的要求,实验班的被试在年级的词汇大赛中要明显超过对照班。
   (2)运用能力方面
   阅读课:阅读课的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侧重点,也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着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并且常常是在课堂中占主导位,没有新大纲所倡导的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这样会损伤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学中的统一性,更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无法兼顾。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听力部分:在听力课中,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水平的听力材料,学生可通过访问教师网页中链接的相关网站,进行自由选择。如: http://www.bbc.co.uk;http://www.voanews.com等网站,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听到世界各地发生的时事新闻和奇闻趣事。
   口语部分:通过让学生访问如:http://chat.yahoo.com等语音聊天室,可随时找到英语交谈的对象,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写作部分:通过让学生访问http://www.worldfriendship.com 等网站,找到可进行交流的笔友,并借助于电子邮件的形式,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还可让学生访问如:www.ritslab.ubc.ca ; www.eslcafe.com 等网站,在其电子公告牌(BBS)上发表言论,或写信到棠湖中学的教师信箱,与教师一起交流思想,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
   按照研究的性质,采用行动实验研究法、网上作业法、问卷调查法、个案法、比较法、资料和文献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高2006级13、14、15、16、17、18班的全体学生,共367名被试参加实验。
   (三)研究过程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文献资料查询与研究;二是调查研究;三是立足“教学设计”实践的探索。具体以下三个阶段开展研究:
   ●预研究阶段(2002年9月——2003年8月)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教师培训,对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基础知识和应用)、教学设计的理论等进行学习与文献研究,了解其发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对课题的相关要素进行调查,做研究的论证并制定研究方案,组建了课题组。
   1.组织全体英语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外语教学实验研究理论。
   (1) 组织全体英语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办的为期一月的网络基础知识培训班。
   (2)学习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建构主义的理论。
   (3)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作,开展高中英语网络教学设计实验研究的可行性研讨。
   (4)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科研的理论知识,尤其注重外语教学实验研究的理论、方法的学习。
   (5)在INTERNET 上搜索学习有关网络教学设计的研究情况。
   (6)学生情况调查,包括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知识情况调查;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困惑和对英语教学的建议等。
   2.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知识培训,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合理充分利用网络,实现高效课堂互动做准备。
   3.邀请专家指导,反复论证,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和目标。
   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到校举行专题讲座和座谈,派送部分教师参加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等组织的各种培训、会议。还分别组织教师学习了一些理论书籍,以更新教学思路,进一步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即研究方向: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网络情景英语教学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以及网络教学和资源的形成与开发。课题目标: 建立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教与学的服务体系。
   4.形成课题实验初步方案,组建课题领导和研究小组。
   (1)召开全体英语教师会议,交流学习心得,就该项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反复论证,将讨论情况上报学校科研室并向各级专家征求意见。最后,一致认为:我校具有一流的网络硬件设施和强大的技术力量,有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英语教研组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全体参与成员认真讨论研究方案,形成初稿。
   (2)组建课题领导小组、课题顾问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成立了学校校长黄光成等为首的课题领导小组、中央教科所外语研究中心柳芳等专家为首的课题顾问小组,及全国优秀科研个人袁祥龙等老师为主的课题研究小组。
   5.制定课题的实验原则和管理方案
   (1)根据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不相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因此,在网络教学的课堂中,制定了相应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的原则、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及师生间的民主平等的原则。
   (2)结合课题的相关要求和学校的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制定了本课题的管理方案,把常规教学和科研工作、英语教学与网络管理一体化。在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上,课题组采取了自上而下,从点到面的层迭式管理。即课题组根据专家顾问的意见或建议,制订出方案和计划,再将每个研究项目具体落实到每位教师。教师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研究项目后,再将成果发送到课题组的共同网络文件夹,进行汇编整理,并即时反馈给各研究教师,随时检测,这样就保证了课题按时、按质、按计划和按目标地进行。
   6.举行隆重的课题开题仪式。
   2003年10月邀请到中央教科所领导、省、市、县的专家来校作报告,并举行开题仪式,从此本课题全面开展。
   ●深入研究阶段(2003年9月——2005年2月)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高中英语教学网站,完成各单元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完成高二和高三各单元的教学设计。探索在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制作网络课件,并与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中心一起制作网页,进行调试。通过实验,初步构建高中英语网络教学的各种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及时通过多种途径----问卷调查、检测情况等----反馈信息,分析实验成绩,总结研究经验。该阶段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1.实行课题研讨半月例会制
   实行半月例会制,及时发现和总结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调整短期研究重点和工作方向,分解课题中的任务,推进课题的深入研究。
   2.互听互评,努力改进,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1)实验开始后各实验课题小组按照学校课题组的要求对任务设计和教学程序等理论集体研讨,网络教学的内容定期集体分析、开展任务集体设计,轮换上网络教学课和多媒体课、相互观摩并按照“真实运用任务课堂教学评估量表”就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各环节、师生互动、完成教学目标等展开讨论。讨论之前各实验教师基本能按要求对各实验年级学生的真实认知水平、真实学习策略等进行大量真实调查;对实验载体—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学生的真实兴趣进行了调查,并据此展开网络教学活动。不断完善网络环境下语言对话训练课,阅读课等几个课型的教学设计。
   (2)研究人员每学期上两堂研究课和一堂示范课。
   3.请进送出,定期学习,不断理清思路、更新观念
   课题组邀请专家学者到校举行专题讲座和座谈,派送部分教师参加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等组织的各种培训、会议。定时组织教师学习、组内讨论、网上交流,以更新教学思路,如Jane Arnold 的《语言教学中的情感问题》,张大均的《教育心理学》,罗少茜,龚亚夫编的《任务型语言教学》,David Nunan的《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Jack.C.Richards和Theodore. S. Rodgers 的《语言教学的流派》等,为获得最新教学方法和理念,还阅读《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中国教育》等杂志。通过对理论的学习,教师们转变了观念,懂得了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运用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加深了参研教师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的认识,广大教师摒弃了原来单纯追求升学率,只求结果的错误行为,逐步树立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张扬学生个性品质,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利用网络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等现代教学思想。
   4.完成高中英语典型网络教学设计
   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指导下,依据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整合的原理,按照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原则,对在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过程的结构进行了部分设计。目前我们已完成了部分网络教学设计(阅读课和听力对话训练课),网络课件的设计(高中英语一、二册warming-up、reading 和integrating skills)。 
  5.建立了高中英语教学网(http://www.tanghu.net/ver3/home/index.htm)
   为了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方便网络教学,我们建立了英语网站。英语网站分学生区和教师区,并通过BBS实行师生互动。教师区含有:教学资源库(备课资料、课件制作素材、音像资源等)、教案库、课件库、教师论文、教师学习(教法和知识更新)学生区含有:背景知识,视听资源、同步阅读,单元同步学习资源、学法指导、学习成果 、学习策略,知识检测以及信息反馈等。有利于学生既可以在课堂、课后和假期里,上网复习、巩固和延伸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校园网资源弥补课堂内知识的不足。教师在课堂中可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网页中的互联网的相关链接,可拓展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6.学生网络阅读材料汇编
   主要收集汇编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教材的不同话题在Internet上搜索下载的同步阅读材料,此阅读汇编可供其它年级使用。
   7.与全国同类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了交流
   我校课题组很荣幸地得到了中央教科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柳芳主任的直接指导和帮助,参研教师在理论水平上有了极大地提高,课题组工作避免了一些弯路,加之,学校科研室左自伟主任科研管理、指导得力,致使课题开展有条不紊,科研工作见效快。2004年11月,在棠湖中学举行了全国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课题交流大会。我校课题组第一个在大会上就课题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网站建设和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阶段成果进行了重点交流,受到来自全国各地60多课题的同行研究人员的交口赞誉,部分科研资料和成果被代表们分享。这次交流也在成都地区产生较大影响,其成果尤其是网络阅读的教学模式被不少学校借鉴。 
   8.如期完成了实验中期研究阶段报告
   9.定期调查、分析、总结学生学习情况
   先后通过4次问卷调查、6次英语水平测试等手段及时反馈信息,分析实验成绩,总结研究经验,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微调教学模式,完善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高效整合。结果表明, 实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运用语言的能力、自信心都大大提高, 尤其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阅读的面加宽了;英语网站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学习,尤其是假期学习,深受老师、家长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提高、完善和结题阶段(2005年3月----2005年9月)
   对建成的高中英语教学网站和制成的高一、高二英语课程内容的全部网络课件,进行补充和完善,逐步放在网上,形成共享资源。继续开展实验教学,完成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的实验探讨,构建高中英语网络教学的各种教学模式。进行课题后测,并统计分析,撰写检测评价报告。汇聚整理实验研究各项成果(含阶段成果和论文集),撰写结题工作报告和结题研究报告等。
   (四)保证研究成效的几个条件
   1.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多次得到了中央教科所柳芳主任的细心指导。他一直都十分关心我们课题的进展情况,还亲自到我校聆听我们课题组在实施课题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帮助我们解决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对保证我们课题顺利结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校领导重视:本课题成立了课题管理机构。课题领导小组不仅对全校的科研工作进行总体规划,而且还协调各部门支持教育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为科研课题的圆满完成提供了领导保证。学校有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和规定。期初有计划,期终要提交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3. 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得到了我校科研室左自伟主任的亲自指导。从该课题的开题,到中期的课题进展,直至最后的结题,都得到了他耐心细致地指导,尤其是在课题的困难时期,总是他亲自帮助解决,科研室对我们课题组的圆满结题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4.学校计算机及网络硬件到位。学校在全省中学中最早建立网站,浏览人数已超过 500万人次;建有三个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家里,学校办公室以及教室均开通了网络;每间教室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管理中心为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个人建立了网络文件夹, 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电子备课,收集和储存资料,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学校图书馆、电教室有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书籍、刊物、教学磁带、VCD和录像带作为课题资料,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5.研究人员基本素质过硬:承担本科研课题的人员是棠湖中学近几年来在科研和教学中的一批骨干教师和科研人员,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有较为过硬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研究人员中有高级教师,英语学科骨干和计算机专业人员,有参加过国家教委“九五”课题研究的主研人员,有乐于奉献,敢于挑战的教研组部分教师,有中央、省、市、县的各级专家顾问作指导。这些人员的组成,保证了本课题顺利完成
   五、研究成效
   (一)制作了棠湖中学高中英语网站
  建立了棠湖中学高中英语网站(见表一),分为教师、学生和交流三大版块。教师版块包括新教材(人教版)高一、高二的全部英语教案和英语课件、还有教师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教学栏目里提供有各类英语教学法(如交际法,视听法,自然法,沉默法等)。这些教法可帮助教师学习并选取最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栏目里提供有许多教材作者以及所述人物的背景资料介绍(如Markin Luther King, Abraham Lincoln等)。提高栏目有现代大学英语(外研社版)精读教材第一、二、三、四册。这些大学教材可方便教师在课余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资源库中包括有高中英语教材内涉及到的音像(如霍金的Video短片,马丁.路德的演讲等)。素材和文字图片都紧扣高一、高二教材,同时也补充了一些课外的内容,如戴尔经营、销售电脑的成功史等。资源库的建立,大大缩减了教师查阅背景知识的时间,提高了教师备课效率,丰富了教师课堂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版块包括有高一、高二教材每单元的同步练习、这些练习的设计可以方便学生及时巩固和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学法指导栏目内有学生学习方法的介绍和优秀学生学习英语的经验交流文章,这个栏目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他们学英语的效率。在听力训练栏目内有高一、高二各单元的听力训练和高考听力训练。电影和音乐栏目内有与教材有关的英语电影(如查里斯.卓别林,2008年展望北京奥运会短片等),还有许多英语歌曲(如高一教材中出现的country music 和高二教材的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等)。这些英语电影和歌曲除用来欣赏外,还可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交流版块包括有教师信箱和论坛。教师信箱的建立,主要是方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学生的疑问可通过写信到教师信箱,便可得到及时回复解答。论坛建起了主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老师们也可以加入其中)。学生们可通过论坛交换自己学习英语的体会,也可相互答疑,简言之,教师信箱和论坛很好地搭起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
  总之,棠湖中学高中英语网站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效率,更方便了学生课后学习。实验证明,尤其在假期,该网站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棠湖中学高中英语网站(表一)
  
  (二)构建了英语阅读课网络教学设计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构建了一套高中英语阅读网络教学设计(见表二)及流程图(见表三)。
  高中英语阅读网络教学设计包括有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部分。首先,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制作课文的相关网页。其次,在上课时,经过热身练习和导入后,各组学生便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进入教师设计网页中的任何部分或上相关网址,查寻资料,搜集资料,做完课文检测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作书面报告。课文的网上阅读结束后,学生便可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分别在教师设计的网页中点击适合自己水平的“难、中、易”三个层次的阅读题,以扩展和检测自己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做好巡视、监控和指导工作。在学生做完练习后,教师便在总机上可看到学生的阅读结果,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反馈。
  高中英语阅读课网络教学设计(表二)
教学环节    任务内容    使用资源    分层次设计    相关网站    信息反馈
教师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制作网页    专题网页    分层次设计网页    引导教学、指导和监控    检测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各组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入网页中的任何部分或上相关网址,查寻资料,搜集资料,完成任务,作书面报告    专题网页或上互联网    分层次选择
自我阅读或检测    自我选择    参与教学检测
  
  高中英语阅读课网络教学设计流程图(表三)
  
  
   (三)构建了高中英语听力及对话训练课教学网络设计
   在实验中,我们也构建了一套高中英语听力对话训练课教学网络设计(见表四)及流程图(见表五)。
   高中英语听力及对话训练教学课网络设计分为两部分: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首先,在上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制作与听力、对话课相关的网爷。其次,在上课时,经过热身练习,师生互动后,便让各组学生进入教师制作的听力对话课网页,查寻资料,做好听力练习和组内学生间进行的口语练习。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在教师制作的网页中去点击适合自己的“难、中、易”三个层次的听力口语训练或相关链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监控和指导工作。学生的练习结果会反馈到教师的总机中,教师便可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听力口语程度。
   高中英语听力及对话训练课教学网络设计(表四)
教学环节    引导(明确任务) 听材料(上网) 展开讨论    相关网站
教师活动    语言环境的 启迪思考 引导操练及欣赏、评价激励,帮助监控    引导监控
学生活动    听与看 启动思维 模仿操练、网上练习 疑问    分层选择
   
   高中英语听力及对话训练课教学网络设计流程图(表五) (四)探索并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团体合
  作和互评能力的主要内容作和互评能力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运用能力方面:
   参加实验研究的367名被试在两年的实验后,从词汇大赛和两学年期末考试统计的有关数据、资料及阶段小结里,我们经过分析后认为,实验班的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运用能力方面成绩普遍提高较快,高于对照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更是优于对照班。
知识方面:
高2006级实验班和对照班知识方面(词汇大赛)前、后测结果表(表六)

组别    
年级    
班数    
分值      前         测      后       测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生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生率
实验班    高一    6    100    54.5    52.3%    8.1%    60.7    57.5    8.9%
对照班    高一    6    100    54.3    52%    8%    57.2    52.7    6.2%
实验班    高二    6    100    64.6    62.7%    18.1%    71.4    51%    13.6
对照班    高二    6    100    59.5    53.8%    11.3%    60.3    37.5    8.3%
  
  表六显示:在实验开始时,实验班的学生和对照班的学生词汇大赛成绩从整体上看相差无几。但经过第一年的实验,实验班与对照班所测知识方面(即词汇大赛)成绩已有差异:平均分实验班高于对照班3.5分,及格率高于4.8%,优生率高于2.7%。再经过一年的实验,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词汇大赛中的成绩差异明显:平均分高出对照班11.1分,及格率高13.5%,优生率高5.3%,取得了良好效果。
运用能力方面:
高2006级实验班和对照班阅读部分前、后测结果对比表(表七)

组别    
年级    
班数    
分值      前         测      后       测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生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生率
实验班    高一    6    40    19.3    48.3%    5.3%    24.2    53.2    9.3%
对照班    高一    6    40    20.1    49.2%    6.2%    21.3    49.6    9.4%
实验班    高二    6    40    25.3    61.2%    13.6%    32.2    78%    19.8
对照班    高二    6    40    22.2    53.4%    8.9%    25.7    69.2    12.3
  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参加两学年度期末考试后,我们对其中阅读部分(40分)作了专门统计,结果如表七显示:对照班的学生在实验前测时,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都略高于实验班,但经过高一和高二两年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阅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平均分高出6.5分,及格率高出8.8%,优生率高7.5%。

高2006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听力部分前、后测结果对比表(表八)

组别    
年级    
班数    
分值      前         测      后       测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生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生率
实验班    高一    6    30    18.3    50.1%    5.3%    22.5    61.6    9.2%
对照班    高一    6    30    18.1    49.8%    5.5%    19.8    55.3    6.8%
实验班    高二    6    30    22.9    59.8%    10.3%    26.4    83.2    32.1
对照班    高二    6    30    19.6    53.4%    8.2%    21.3    65.9    20.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参加两学年度期末考试后,我们只对试题中听力部分(30分)进行统计,从表八的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学生在前测时,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都相差甚微,但经过高一和高二两年的实验后,实验班的听力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平均分高5.1分,及格率高17.3%,优生率高11.9%。
   口语、写作部分:经过两年实验,实验班的口语和写作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在高二年级的演讲比赛中,高2006级14班学生张伟以流利、标准的口语一举夺冠,并在2004年的雅思考试中取得了7.5分的好成绩。高2006级17班学生朱静临在2004年举行的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中,顺利取得了进入决赛的资格。
   通过网络下的高中英语学习实验,学生由“学会”走向了“会学”,提高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加强。实验后对学生问卷调查百分比(表九)显示:82%的学生对学习英语有兴趣、有热情、有信心,具备了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75%的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加强,83%的学生会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问卷调查百分比表(表九)

内   容    实验前    实验后
    总人数    百分比    总人数    百分比
1.学习英语感兴趣    199    54    301    82
2.学习英语自信心    204    56    294    80
3.搜集处理信息    175    48    275    75
4.能自主合作学习    169    46    305    83
   
  2.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互评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协调能力以及在合作过程中的互评能力和终身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五)教师成果和学生成果
   教师成果:
   1.通过对该科研课题的研究,参研教师不仅提高了理论知识,问题能力和研究能力,还革新了传统教学观念,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参研教师积极撰写了科研论文14篇,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5篇、省市三等奖以上3篇;科研总结16篇;心得体会10篇。
   2. 通过研究,教师转变了观念,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提高了自身的科研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工具,成为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工具。同时参研教师也更新了教学观念,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学理念模式(见附件)。参研教师共同设计制作完成了新编高中教材一、二册的部分课件(120多个),编写了新编高中教材一、二册的校本教材,建立了校园网多媒体课件库(学生学习资源库:视听资源、单元同步学习资源、学法指导、学习成果 、试题库,收集汇编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教材的不同话题在Internet上搜索下载了同步阅读材料),并构建了高中英语网络教学模式设计:①网络环境下的阅读课教学课型。②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说能力训练。
   学生成果:
   3.学生在参与实验研究过程中,不仅加强了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也加强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互评能力,学生们张扬了个性,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2003、2004年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共获全国一、二、三等奖88人次,其中实验班为75人,创历年参加全国性英语大赛之最好。
    总之,该课题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的反响,有不少来自北京、上海的兄弟院校纷纷登录我校网站,要求下载资料,也有许多通过发电子邮件和在论坛上发贴索要资料。在县、市、省的科研课题交流中,我校的该科研课题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许多兄弟院校先后到我校进行参观,观摩。我们在高2006级实验班实行该课题研究后,还准备将该研究进一步推广到全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甚至到全县、市有条件的中学。
   六、结果分析
   (一)研究的结果表明,我们依据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所建立的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体现了理论构想中教学设计理论、网络教学设计的内容体系和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操作性,依托高中英语教学网站,结合英语阅读教学、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而形成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修正、完善,对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形成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
   1.从教学过程的本质分析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是学生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以信息技术营造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为学生的认识工具,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要特点,能够将师生间的教与学变成一种交流互动、合作探究、共同发展的关系,这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自主学习有了保障,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
   2.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分析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方式直接呈现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存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通过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拓宽知识的渠道,丰富信息资源,使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师主宰知识成为历史,面对网络,师生是平等的,甚至学生成了教师的教师。
   (二)总结与反思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教学过程各要素的重组,可以改变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网络作为教学中的一个因素,带给教学的不仅是教学手段的优化,更重要的实为教学带来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意义建构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思想,带来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现代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设计注重语言的输入与互动(Input and Interaction)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了学习兴趣,不少学生由过去的“我要你学”变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以“自主、互动、参与”为主要特征、以情景、话题为主要切入点的网络教学设计,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协调能力以及在合作过程中的互评能力和终身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
   1.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具有不可低估的优越性,但容易忽略基本训练,学生基础知识落实不够理想的问题。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实验教师还不得不针对高考,大量出题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实验教师还应不断总结经验,相互协作,真正将该课题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高中英语网站、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
   ■各实验教师还应多写论文,相互观摩,取长补断,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2.网络环境下学习的监控问题。
   基于网络的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网络只是所借助的一种手段。但受到许多条件(如课程、时间、精力、软硬件设施等等)的限制,会产生诸多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问题。如学生在上网浏览、查询时容易被网上一些其他信息所吸引,还有可能访问一些不良网站。在网络教室教学时学生有可能因为各自的计算机分心,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各个环节的操作上恰当地把握时间,布置任务,提醒、督促、检查,从而尽可能地增强学生注意力。
   3.深入理解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校园网与INTERNET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网络教学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终极目标。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设计研究,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此项课题研究已告一段落,然而需要研究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多。我们坚信,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运用,随着广大教师新的课程理念的不断形成,网络环境下的的教学行为会更加自然形成,学生的学习方式亦将得到全面的改善。
主要参考文献:
   (1)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New Edition, Longman, London and New York
   (2) Geiffrey Broughten, Christopher Brumfit, Roger Flavell, Peter Hill and Antia Pincas,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1978, 1980
   (3) Jack C. Richards and Theodere S. Rodgersd,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4) Colin Campbell & Hanna Kryszewska, Learner-based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5) 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8月
   (6) 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7) 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
   (8)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
   (9) 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专题学习网站,http://www.Idonline.com.cn
  (10) 丁兴富译,《网络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1) 高金岭,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M],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
  (12) 解月光,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用CAI课体设计的指导意义[J],  中国电化教育,1999, 第二期
  (13) 谢幼如,《网络教学设计》,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教学理念流程图(附件)